第37章 明月君如晤(2/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天才一秒记住爱书网,www.xaswxs.com,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,内容容易缺失,阅读体验极差,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。

之前母亲生病,有几桩事是我自己处置的,如今都被挑了错处,比如叫郭管事去买冰,我见账单是对的,冰也买好了,就入账了,母亲却查出这郭管事私下收了冰铺一百八十两银子,怪我做事太懒怠,事事不细察。”
  秦谏想了想,说道:“你是不是觉得既然冰价在预算内,冰成色也好,就不必管人家是怎么买的,水至清则无鱼,是么?”
  程瑾知点头。
  秦谏道:“但母亲却不是这样的,她在秦家十多年,向来是雷厉风行,规矩严明,按下人的说法是,你多昧了一粒黄豆她都知道。”
  程瑾知深以为然,她甚至觉得姑母是不是在各处院落安插了眼线,每日听这些眼线汇报,要不然怎么什么事都知道,昨日她给秦禹拿东西,姑母今日就知道了。
  “你进门后,按你的想法来,虽说事情无差错,但却让后院下人们轻松了很多,加上你比母亲待人宽厚,下人便觉得你比母亲好,母亲又是个事无巨细的人,这话怎会不传进她耳朵?
  “所以她不高兴了,觉得她放权给了你,你却做了好人,倒让她做了大恶人,她如何能高兴?丫鬟的事,正好碰上了,她不想让你做好人。”
  程瑾知神色一震,恍然大悟。
  原来如此,对呀,她是代姑母管理后院,怎么能让自己做好人,让姑母做坏人?她明明该知道的,但涉及其中,竟然忘了!
  “原来这样,早知道我今日就不去求情了,该在外面狠狠将瑞珠斥责一顿才对!”她后悔:“是我的错,我竟没想起来!”
  秦谏劝道:“没什么,你才过来,怎么能想到那么多?母亲也没料到你事情做得好,又比她得人心。”
  程瑾知伸出手来挡住他:“你别胡说,回头让母亲听到了。”
  秦谏低头笑。
  他发现瑾知在继母面前,也是伴君如伴虎。
  那是她姑母,又是她婆婆,她既要将事情做好,又要哄婆婆高兴,岂不是既做能臣干将,又做宠臣?并没有轻松到哪里去。
  想起自己之前责怪她,他欲言又止,抬眼看,见她蹙眉数着饭粒,张口吃饭前还叹了声气。
  以她的善良和细腻心思,那丫鬟被撵走定要过几日才能放下了。
  ……
  书画院开设当天,太子周显亲自到翰林院视察,秦谏与沈夷清都陪伴在侧。
  先见过书画院确立的官员,以及接了帖子并到达书画院的诸位书画大师,一行人到大堂,周显就见到了那幅“翰林院之书画院序”。
  他见过这文章,知道出自秦谏之手,但这字却是他不认识的,而且他喜欢这字,有一种端庄雅正之感,且线条简明清晰,非常适合朝廷所办书画院的气质,规矩,端庄,既雅,且美。
  “这字……”他要问,却已经看见了下面的落款,问:“程瑾知是何人?我怎么没听过?”
  沈夷清在一旁低头笑,秦谏恭声回道:“是拙荆,拙荆为书魔齐道野之关门弟子,臣见此字端雅,比臣的字要好,所以让她替臣抄录了。”
  周显意外地看他,随即又看面前的字:“想不到,想不到,秦夫人竟是才女。”
  后面京中书法名家余东白道:“此字确有齐道野之整齐严谨,却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,比齐道野更添一份端方秀丽,小人听闻秦夫人年不过十八,实在是天赋异禀,后生可畏!”
  周显道:“怎么不刻座碑呢?我看可以刻了碑文竖在院外,穆言看可行?”
  秦谏问:“仍是用拙荆的字么?”
  “自然,父皇说书画院就要推陈出新,不拘一格降人材,秦夫人并无功名,还是女子,却有此才,正合父皇之意。”周显说。
  秦谏欣然:“是,臣记下了,今日就去办。”
  周显又往前走,看向别处,秦谏看一眼身侧的字,轻轻弯起唇角。
  他所料没错,她当真要名声大噪,他若不努力,以后怕是真要沦为“程瑾知她夫君”了。
  下午送走周显,秦谏还留在书画院,将周显说的几样事都安排下去,随后又吩咐人去找镌刻师,准备镌刻碑文。
  至于这字,倒不用另找人勾勒,那样到底效果差一些,只用让她辛苦些,再在碑石上写一遍就是。
  想到自己二人的名字从此就在书画院前的碑文上并排相列,秦谏不免觉得愉悦又得意,忍不住设想那是怎样一段佳话。
  沈夷清过来和他交待,自己要去京兆府了。
  他们二人主职仍是原本的职位,在书画院只是兼任,所以是两头跑。
  秦谏不知在想什么,在他要走时突然将他叫住。
  “上次你是不是说,你舅舅家有支百年老参?”
  “怎么?”
  “能转手么?我要。”秦谏问。
  沈夷清吃惊,上下打量他一眼,“你怎么了?你要补也是什么鹿鞭,鹿茸,或是淫羊藿,我听说这些好使。”
  秦谏敲了他一下:“给你自己留着吧,等你要了我都不需要。”
  沈夷清笑,问他:“那你要百年老参干什么?这东西可不便宜。”
  秦谏顿了顿,叹一声气:“我继母下月生日,给她贺寿。”
  “你……”沈夷清刚想说他竟如此用心,随后又想,因为秦夫人的生日与公主的忌日正好是同一月,前后相差一天,所以他会记得。
  但是,以前也没听他说送过什么寿礼啊,谁有心情在亲生母亲忌日的时候送继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