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六章 深夜交谈(2/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天才一秒记住爱书网,www.xaswxs.com,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,内容容易缺失,阅读体验极差,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。

知两位长辈。”谢琰行礼道。

    “能让你这么晚还过来,必定不是寻常小事。”柴氏道,让他上前坐在榻边,“跟在你后头的人,我们从未见过,可是你叔父派来的人?”她假作什么都不知道,问得很是随意。

    谢琰露出惭愧之色:“实不相瞒,孩儿先前所称‘与叔父失散’,其实是谎言。后头这位冯四师傅,是孩儿的武艺师傅,亦是孩儿家中的部曲。孩儿从心中将他当成长辈,当时也不想多做解释,便与元娘说成是‘叔父’。”

    李和道:“我还当是什么事!这不过是件小事罢了,如何值得你还特地过来道歉相告?你们既然已经相聚,我便让出去找人的部曲都回来就是了。这位冯四师傅能教你武艺,想来身手定是不错,改日也可与我切磋一二。”

    冯四听到“切磋”二字,也情不自禁地咧开嘴:“还请李公指教了!”

    谢琰见两位老人并未怪罪,略松了口气:“欺骗元娘、玉郎都是我的不是,我会再寻机会与他们道歉。若是他们一时不肯原谅我,也都是我的错……”不过,他也知道,李遐玉、李遐龄都是心胸宽广之人,应当不会在意这些小事。

    柴氏略作思索,便坦然道:“我当初见三郎举止不俗,便知你出身必然不凡,家中有部曲追随,想来也是官宦之后。只是你年纪尚幼,怎么只带了一个部曲,便来到边关游玩?遭逢夏州之祸,你可需遣人回故乡报平安?”

    谢琰想了想,回道:“孩儿确实是官宦之后,不过父祖都不曾出仕,家族早已经没落,也不必再多提。因不愿拘在家中读书,所以孩儿才只带了冯四师傅出行。来到边关,原本也是为了投军,挣得军功来振兴家族。”

    李和听了,大手拍了拍他的肩:“你这才多大?便是投军,也不会有人收。至少须得十六岁,才能正式进入军营。小小年纪,以为挣军功是那么容易的事?就算武艺再高,战场当中刀箭无眼,也同样危险得很!!”

    听了他的话,谢琰露出苦笑:“祖父说得是,先前是我年幼无知,想得太简单了些。经历长泽县城之战后,才知道战场的危险与可怖。不过,也正因长泽县城之战,孩儿才打定主意一定要投军。不为了军功,只为了守护大唐边疆子民,将胆敢前来劫掠的胡虏都踏平,才是男儿当有的志向!”

    “好!好!好!”李和双目发亮,喜得哈哈大笑,“好男儿就该有这样的志向!老夫果然没有看错人!从今往后,你只管跟着我!!我可得好好磨砺你一番,看看日后咱们家能不能出一个雄震一方的大都督!”他高兴极了,连声让仆婢去准备些美酒,要与谢琰、冯四痛饮一番。

    谢琰思及隔壁的灵堂,自是婉言相劝。柴氏却摇了摇首,让仆婢去酒窖将西域葡萄酒、长安新丰酒、益州剑南烧春都拿过来,又对谢琰道:“这些时日,他难得高兴一场,三郎便陪他喝一些酒罢。你年纪小,不必多喝,就让冯四师傅陪着他大醉一回便是。至于丧事……人都已经去了,何必拘泥那些个礼法?”

    谢琰点头答应了。

    柴氏端详着他的背影,心中不无惆怅:眼看着一个最适合的孙女婿人选就在眼前,又不能随意下手,真是让人百般纠结。不过,这孩子与家中似乎有些不合,也不愿告知他们家中诸事,想来心里仍有几分顾忌。她并不在意他的有意隐瞒,却有些担忧他的家事会干扰往后的生活。想到此,她暗自下定决心,一定要派几个合适的人,去谢氏家族的故乡陈郡阳夏细细打探一番。若有什么风吹草动,也好早些应对。

    却说谢琰、冯四陪着李和喝了一夜酒,醉卧了一日之后,这才彻底清醒过来。

    他洗去身上的酒气,换了身衣衫之后,便发现天色已经很晚了。冯四被安排在他隔壁的客院,眼下听着并无任何动静,想来还在睡着。他也不想随时随地都带着他,便独自去探望李遐龄。

    李遐龄已经从昏睡当中醒了过来,虽然仍有些苍白虚弱,但看起来精神了许多。谢琰进去时,他正在艰难地吞咽苦药汤,整张小脸都皱了起来。婢女珍娘给他塞了几个蜜饯,他的神色才好了不少。

    “玉郎,觉得如何?”谢琰在床边坐下来。

    李遐龄道:“我觉着已经好了,明日就能去替阿爷阿娘守灵,也好教阿姊不必那么辛苦。但祖母却不许我去,让我好好地在床上躺着。连阿姊也不放心,还特地派人来盯着我。”说着,他有些恼怒地看了一眼守候在另一侧的婢女:“明明应该是照顾她的婢女,却偏偏守在我跟前,也不知阿姊眼下还有没有人照料。”

    谢琰看过去,发现那有些眼熟的婢女正是李遐玉的贴身婢女之一,思娘。这婢女年纪约十四五岁,是柴氏特地给李遐玉的,不但性情稳重、识文断字,而且据说颇通几分武艺。她目不斜视地立在那里,就像站木桩一样,分毫没有变化。

    “你的身子尚未大好,就乖乖在床上躺着罢。”谢琰便道,“祖母和元娘也是担心你,才让人来照顾你。你若是听话,她们又何必如此?守灵之事且不着急,你若痊愈了,再去替元娘也不迟。”

    李遐龄翻了个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